正文
‘波斯美酒’价值不菲,堪比李牧的‘三杯倒’。但这里头要算上路途上的加价,在波斯这种酒没有这么贵,这也能看出李牧的三杯倒有多‘黑’了。
三杯倒开创了高度酒的先河,也养刁了长安城权贵没的嘴。初入口时,三杯倒的辛辣让喝惯了低度酒的人喝不惯,可架不住唐人喜欢挑战啊,辣嗓子也要喝,少喝呗?慢慢的酒量就上来了,等喝惯了之后,再反过来喝低度酒又喝不惯了。
李世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他也知道葡萄酒价值不菲,但是喝起来还是不甚爽快。喝惯了三杯倒的他,喝着葡萄酒,就像是喝酸梅汤似的,一种饮料罢了。
但酒毕竟是酒,果酒也是酒,量大累积下来,该晕还是晕。渐渐,李世民的舌头越来越大了,李牧也醉眼朦胧,而李渊则已经醉倒,由侍者扶着,躺在榻上睡觉去了。
李世民用手拄着下巴,斜眼看着李牧,忽道“李牧,朕问你!为何凡事都要假他人之手?你的那些学生,虽然不错,但与你比起来还差不少,你就不能上上心,抓点紧,赶紧把事情给办了?非得拖拖拉拉,没完没了,让朕烦不胜烦,你知不知道,每天看着魏征那张老脸,朕难受!朕恶心!朕最烦他!”
李牧傻乎乎地笑了起来,道“陛下,你总算说实话了,呵呵……”
“朕问你呢!”
“哎呦……”李牧打了个酒嗝儿,道“陛下,臣跟您说过吧,臣不想当官。”
“嗯,说过,咋了?”
“但是陛下还需要臣,咋办呢?臣就把臣的本事,拆开来,一人教一样。他们学会了,臣就不用干活了,到时候蹲在山谷里种种地,搞一点发明,多开心啊!”李牧趴在桌上看着李世民,嘻嘻笑道“陛下,你知道臣为啥不一人教两样么?”
“为啥?”
“他们太笨了,学不会。”李牧又臭屁了起来,用力拍着自己的胸脯,道“最近臣又发现了自己的一个本事,陛下,你信吗?臣能过目不忘!”
“呵呵呵……”李世民嗤笑一声,酒劲儿有点上来了,道“朕不信,天底下就没有过目不忘的人!”
“你不信?”李牧也有点上头了,拍了下桌子,道“陛下,你要是不信,那这样,你写一段话,我就看一眼,第二眼都不用,你看我能不能记住!”
“好!”李世民一指李牧,叫道“来人,拿笔来,朕接了!”
高公公颠颠送了笔墨进来,束手立在旁边,李世民分明已经喝多了,他得看着点。
李世民提起笔,刚要写,忽然停了下来。他瞅着李牧,道“朕差点上了你的当……李牧!朕不能白写,得赌点什么,有点彩头。”
“好啊!”李牧呆愣愣道“那陛下说赌什么?”
“赌……”李世民大脑一片空白,也想不起来赌什么,他看向高公公,问道“高干,你说赌点啥,朕赢了,李牧能心疼啊?”
“这……”高公公心想,李牧那么有钱,啥他能心疼啊?十万贯二十万贯,估计他都不会放在眼里。可是赌这回事,讲究个对等。陛下你要了人家赌注,自己也得拿赌注出来不是?
高公公小声道“陛下,您醉了,别赌了。”
李世民大怒,道“不行,朕富有天下,还赌不起?说!”
“呃……”高公公犹豫了一下,道“陛下,既是赌,那就赌坊吧,逐鹿侯的赌坊日进斗金,值钱。”
“对!”李世民眼睛一亮,道“就赌你的赌坊,你说,你要什么?”
李牧虽然有点上头,但还未失去理智,可是他也没啥想要的,忽然脑袋里灵光一闪,道“陛下,臣想到了,臣要陛下那把剑!”
李世民憨憨地问道“啥剑?”
“龙泉剑!”
“哈,朕当是什么好东西,就一把剑而已,给……”话还没说完,高公公赶紧拽了李世民的袖子一下,李世民不悦地看向他,道“干什么?高干,你无礼!”
“陛下,使不得!”高干瞅了李牧一眼,贴着李世民的耳边道“陛下,逐鹿侯要的可是龙泉剑!”
“朕知道啊,怎么了?”
“龙泉剑是……”高公公看着李世民有些发直的眼睛,道“那可是尚方宝剑啊!”
“哦……”李世民恍然大悟,皱眉看向李牧,道“好小子,敢算计朕!朕险些入了你的圈套!”
李牧施展激将法,嗤笑一声,道“还说让臣自己说,说了又不许。得啦,玩不起不赌了,回家睡觉了!”
“你站住!”李世民怒道“敢说朕玩不起?朕玩得起!不过,朕有一个要求!”
李牧扬起下巴,一副挑衅的姿态,道“啥要求?”
“朕要加大难度,不能是写几个字那么简单了,朕要让你背书!随便找一本书,翻开看一眼就背,你敢吗?”
“又有何难!”
李世民已经被激得上头了,他左看又看,在李渊的榻边找到了一本李渊平时看来解闷的书,乃是三国名士嵇康所著,名为《养生论》,李世民随手翻开一页,展示给李牧,神情十分认真“看吧!”
李牧刚扭过头去瞅,前后两秒都没到,李世民就把书转了过去,笑道“背啊!”
李牧心道,今儿这波斯酒是不是路途遥远过期了,怎么把好好的一个皇帝喝成了傻子了!就算是过目不忘,您还得让我‘过目’一遍吧,就给两秒,我是照相机呀?技能开没来得及开好不好!
按理来说,这是必输了。但事情就是这么巧,《养生论》这本书,李牧昨天刚好看过。而李世民给他看的这两秒,他又刚好瞄到了这一夜的首字,乃是一个“良”字,由此,再对照系统中存储的信息,李牧就知道是《养生论》的哪一页了。
当下清了清嗓子,背诵道“……良田,此天下之通称也。不知区种可百余斛。田种一也,至于树养不同,则功收相悬。谓商无十倍之价,农无百斛之望,此守常而不变者也。且豆令人重,榆令人瞑……”